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博士 > 在职博士单证

陈杰博士——住房保障是一种社会投资

在职博士网    zzb.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育龙网

在1973-1980年之间,美国推行了影响到2.5万个家庭的“实验性住房津贴计划”(ExperimentalHousingAllowanceProgram),耗资1.7亿美元。这是一个著名的公共投资案例,事实证明,当穷人困窘的住房负担大幅度减轻之后,他们会大量增加在营养、教育、保健、职业发展和子女抚养上的投资;当穷人移居到更卫生干净的住房、更适合居住的社区环境下,找工作的意愿和机会都会大幅度增加。这些都让受助者更快和更有效地摆脱贫困陷阱、不再依赖社会福利而步入独立发展。

此后,1994年以来实施的更大规模的“向希望移居计划”(MovingtoOpportunity),都是从提高穷人的住房条件入手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美国一系列大规模的贫困改善社会实验,最终演绎为良性的社会收益。

2008年3月,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谈到社会保障的时候,他指出,不要把社会保障仅仅当作一种消费,要把社会保障当作一种投资。

就拿住房来说,各级政府现在都在高调要表示建设住房保障。但住房保障不是凭空而来,是要大规模的、切切实实的政府投入的。而根据中国建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用于廉租住房制度的资金也仅为70.8亿元。2007年全国在廉租房上的投入超过之前的历年历史累计,达到77亿元,其中来自中央财政的资金51亿元,还不到当年中央财政支出的0.17%。但2007年税收,尽管有5万亿还是9万亿的不同计算方法,与住宅保障投资相比,都是九牛一毛。

从一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在经济起飞阶段,政府集中投入用于生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性支出,在追求经济增长之余再考虑社会保障,在把蛋糕做大后再想如何分配,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但到了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第四,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时刻,统计数据平均意义上的收入增长不应该再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单一目标。能不能让社会最边缘的、最底层的个人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享有最起码生活保障,不仅是我们当前社会发展到底是迈向拉美化还是“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政府掌握的资源已经相当充沛的时候,政府支出的重点是非常有必要向社会保障转移。然而从上面引用的一堆数据可以看到,这个政府支出重心的转移,还很艰难。

这个转移的艰难,除了财政支出的惯性等一些客观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正如林毅夫先生指出的那样,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虽然也知道社会保障很重要,但主观上仍把社会保障看做一种“善事”,甚至看成对低收入者的施舍,有一点做做样子就可以了的心态,多一点固然好,少一点也无所谓。很多政府官员就是抱着搞社会保障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到,对政绩考核毫无帮助,能省则省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保障事业。

别的社会保障事业对一国一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到底有什么价值,存在有什么意义,笔者不是内行,不便多说。但至少就住房保障建设来说,笔者敢说,这是利国利民、回报价值丰厚的社会投资。

现在大家都知道住房保障很重要。但对于究竟为什么要搞住房保障,不少人仍然还有比较模糊的理解。只有各级部门在对这个问题形成真正清楚的认识之后,对住房保障的实施工程才会坚持到底,才会真正加大投入,而不是做表面文章。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pl/17185.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博士网 2003-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