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经历了多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一样,刘江戴着眼镜,很斯文。“我收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录取通知书,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老师们。”刘江平静而诚恳地说道。让人惊讶的是,当年的刘江并非出自高等学府,而是一名自考生。这份博士生录取通知书凝聚了怎样艰苦的求学路呢?
高考失利拦不住学习劲头
高考时,河北小伙刘江意外地落榜了。“家里人鼓励我再念一年,我自己也憋着一股劲。”第二年,刘江通过成人自考到唐山职工大学学习中文秘书。“当时我们每周的一三五有课,其余时间我到英语系旁听。”1994年秋天,刘江来到大连外国语学院的自考班学习英语。“那时,唐山职工大学的课程还没结束,这边又要学习英语,只有两头跑了。”1994年下半年,刘江6次往返于大连与唐山之间。“那时时间太紧了,就在火车上看书。下了车也不回宿舍,而是奔着教室去了。”
得到老师允许,刘江又来到大外的常规英语班开始插班旁听。“我就想着多学点东西,充实自己。”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刘江的英语突飞猛进。
三次考研坚信“滴水穿石”
自考毕业后,刘江开始了艰辛的考研之路。“那时许多人都不相信我一个自考生能考研,但我决心试一试。”
1998年起,刘江顶着压力,先后报考了大连外国语学院和辽宁师范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结果都没有成功。“这两次失败让我明白了滴水穿石的道理。要认准目标,不能三心二意。”于是,2000年,刘江再次报考大连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这一次,他成功了!“那时生活费还没着落,老师帮我在学校找了一份工作,带自考班的学生,做他们的班主任。”就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刘江的生活忙碌却也快乐着。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pl/17194.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