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不惑之年就过去了。得失成败,虽只是过眼云烟,也应该了然于心。
总得来说,我对自己在职业上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如果用百分制打分,我想可以给自己85分,介于“良+”和“优-”之间。从内地小城三、四流大学的留校本科生起步,经过20来年持续但均衡的奋斗,成为沿海重镇的一、二流大学(我们的一级学科属于国内的top 10%)中的博导,一个二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所谓持续,自然是指没有大的间断;所谓均衡,是指并没有把职业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职业或许有时挤占了我消遣性阅读的时间,但不曾影响生活的其它方面;毫无疑问,我是好配偶、好家长,不论从投入还是产出看都是如此。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均衡,没有犯现代人的通病,拼命发展一种机能而损害了其它甚至一切机能。职业收入增加了200多倍,估计比同期GDP的增加高30倍以上。这一切,主要是通过阅读、思考、写作换来的。这是个多么美妙的职业!这正是我要的生活!
我在而立之年想到的职业目标,10年后都实现了。这些目标包括:取得博士学位,晋升教授,到南方工作,出国,出版本书,在国际期刊上发表10篇文章,拿到NSFC项目。还有些当时没有想到的也变成现实,如当博导,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二等奖,还有那个在离开原单位尚未得到的奖教金,开始陆续担任多种丛书或期刊的编委。
当然,现在看来,而立之年的想法还是太幼稚,too simple, too nave。至少不是很professional。如果重新开始,我会更早地去读博士学位,而且不会急着毕业,要争取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我不会只是埋头写论文,而要尽早形成项目-论文-专著-他引-报奖的学术产业链。我也不会坚持开个小铺自己当小老板,而要从大店里的小伙计起步,再成为大伙计和管家,最后独立开店。我要把注意力放在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特别是在35岁“而立”,争取NSFC的青年项目、教育部霍英东奖和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地方人事厅和教育厅的人才项目等。我不能设想,当时如果想得更周全些,后来的业绩是否会更好。
虽然在职业上出现强劲上升势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没跑过时间,与许多机会失之交臂。过了不惑之年,我便与这些机会绝缘了。
最让我挽惜的是个海外的研究奖学金,就是我博士后出站时申请的,又申请一次。上次导师的朋友已经退休了,我自己联系位教授。是家国际期刊的编辑,通过投稿打过交道。推荐人是导师和老板,还有海外的合作者。我自己觉得还是有一定希望的,但仍没成功。后来在次小型研讨会上遇到那位教授,他也挺意外没有成功。
挺遗憾的是教育部的人才计划。我个人觉得是有可能拿到的,但阴差阳错也没有成功。至少部分原因是本校本学科的同行非常强,又是同时申报。技不如人,真是很无奈。不过,现在回头看,我当时还在上升中,比不过处于巅峰状态的对手也属正常。
更委屈的是地方教育口的人才计划,我个人觉得是完全应该拿的。由于学校操作的失误,我居然没有申报的机会。虽然这次问题主要在学校,但学校敢误我,还是说明自己分量不够。这件事情一度让我萌生去意。联系所名校,经过校外专家评审和两轮答辩,拿到了商调函。还没有送上去之前,我们校长找我谈话,说我已经到了有许多好处的时候,走了很可惜。我觉得有道理,而且那所学校的待遇和条件也不是很满意。便报着走着瞧的态度看学校的表现。果然,这是学校最后一次让我觉得不如意。后来,科研处给我个教育厅的重点项目申报机会,我理解也算是补偿错过的人才项目。再后来,我拿到个大的多的地方人才项目,多少也算是安慰。
还有些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尝试。争取过中国青年科技奖、地方的青年科技精英等,我自己都觉得不该得。最可笑的是被人家忽悠去申请次长江教授,当然也没成功。还报过次国务院的特殊贡献津贴,学校就没过;不过这没有年龄限制,早晚会拿的。
按中国的国情,40岁是一关,45岁是另一关,或许是最重要的关口。西出阳关无故人,年过四五少功名。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都在那个关口截止。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pl/17348.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