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海洋环境学院一、学院简介海洋环境学院成立于1946年,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现辖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教育部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共四个教学和科研单位。全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正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和科研人员33人,
博士生导师21人。海洋环境学院以物理海洋学和大气科学为主干学科,各个招生方向主要研究各种尺度的地球流体运动和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海洋科学及其它学科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海洋环境学院不但开展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且也从事涉海的应用研究。经过六十年的积累,海洋环境学院形成了一个水平高、实力强、潜力大的学术队伍,拥有文圣常、冯士筰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海洋环境学院是我国唯一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紧密相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是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摇篮,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活跃在国内外海洋与大气科学的前沿领域。学院拥有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两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具备卫星地面接收站、东方红2号调查船为基地的海上流动实验室,以及大型风-随机波-流实验水槽等实验条件,构筑了三维立体观测系统和数据处理技术平台。学院图书室藏书量达到30余万册,中外学术期刊200多种。另外还有设备齐全的气象实习台,以及大量的海图、天气图、气候图集及海洋调查资料等。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学院制定了新的学科发展计划,描绘了学院发展的宏伟蓝图。一个办学历史悠久、学术阵容强大、学位授予层次齐全的海洋环境学院,将以培养海洋和大气科学英才为己任,发扬光荣传统,不断改革创新,以崭新的姿态开创海洋科学研究的新时代。二、招生专业目录联系电话:0532-66782790 联系人:孙老师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初试考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70601气象学1001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刘秦玉孙即霖谢尚平※胡瑞金①1001英语②2002地球物理流体力学③3003大气动力学B或3004气候动力学 大气物理学、科技专业英语02气候动力学罗德海同上同上03热带气候动力学王斌黄菲同上同上04海洋气象学 傅 刚①1001英语②2002地球物理流体力学③3003大气动力学B同上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大气边界层与大气化学高会旺①1001英语②2001大气动力学A③3005中尺度气象学或3006边界层气象学同上02海雾研究傅 刚①1001英语②2001大气动力学A③3005中尺度气象学同上070701物理海洋学2301海浪与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管长龙①1001英语②2002地球物理流体力学③3001数学物理方法或3002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科技专业英语02海-气边界层过程与海洋遥感赵栋梁同上同上03海洋遥感与卫星海洋学刘玉光同上同上04海洋环流和气候动力学吴立新乔方利※陈大可※同上同上05海洋环流吴德星王 伟鲍献文王小华※同上同上06内波与混合田纪伟同上同上07海洋动力学吕咸青苏纪兰※许建平※袁业立※刘征宇※同上同上08浅海动力学魏 皓江文胜同上同上09极地海洋动力学赵进平张占海※同上同上10非线性海洋动力学朴大雄①1001英语②2004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③3001数学物理方法或3002流体力学同上0707020应用海洋学201应用海洋学吴克俭①1001英语②2002地球物理流体力学③3001数学物理方法或3002流体力学同上0707021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301海洋管理技术郭佩芳①1001英语②2003海洋管理概论③3007海洋学海洋管理科学、海洋管理技术、科技英语02海洋战略王曙光※同上同上三、复试方式和内容1、复试包括业务考核、外国语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体检等内容。其中业务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
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每位考生需准备10分钟左右的PPT汇报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在研项目及经费: 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余项。18. 吕咸青联系方式:66782971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海洋动力学、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同化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High Technology Letters, 计算物理,计算力学学报等)发表论文数篇。在研项目及经费: 主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各一项。19. 苏纪兰(院士)联系方式:0571-88840332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2005 年以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在研项目及经费: 973 项目"近海食物产出的关键生态过程”973 项目“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20. 许建平联系方式:sioxu@zgb.com.cn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调查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负责“中国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是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曾负责承担的“我国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环境补充调查与评价”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南海季风试验(南海大面观测与研究)”项目获2005年度所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在研项目及经费:“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研究(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800万元)” “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与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3000万元)” “西北太平洋Argo剖面浮标观测及其应用研究(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80万元)”21. 袁业立(院士)联系方式:;88899900,88897908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侧重波浪动力学、海浪-环流相互作用、波浪破碎等领域研究工作。在研项目及经费:在研主持国家重点基金1项。目前在研项目经费200余万元。22. 刘征宇联系方式:Zliu3@wisc.edu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海洋动力学方面,发展了一个温跃层变化的统一理论,此理论第一次将以前的观测和理论协调在一起。这个理论被认为是研究年代际气候变异的基础,同时也发现它在理解沿岸海洋,如中国南海的长期变化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性。在气候动力学方面,提出第一个能定量地解释热带气候系统中观测到的东、西海表面温度差异的耦合理论。发现赤道外海洋的通风在热带与副热带交换中起关键性作用,此理论进一步被应用于理解热带海洋的SST调整和全球变暖。新近提出两个太平洋十年振荡的源地,为解释全球气候异常提供了新的理论。最近,提出了“拓展的平衡反馈估计”分析方法 ,为确定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开辟了新途径。23 魏皓联系方式:weihao@ouc.edu.cn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浅海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从事浅海环境动力学研究,对渤、黄、东海环流与输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展了三维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和浅海湍流混合研究。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中国陆架海环流机制探讨”研究,在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承担第四课题的海上观测组织和三维生态模型研究;参与组织了中德政府间合作项目“渤海生态系统的综合分析与模型”,该成果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发表专集,并出版专著“渤海环境动力学导论”;“中国典型海域入海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获得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资助,“陆架边缘交换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获得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资助。在“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近海食物生产关键过程研究”两个973项目中各主持一个课题,探讨海洋物理过程的生态效应,目前进一步研究海洋重要界面(水-底、颗粒物-水、跃层)物质交换的关键过程及其在营养盐补充、维持和调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致力于建立系统的中国近海生态动力学模型(如低氧形成模型、富营养化模型、初级生产模型、浮游植物水华模型、浮游动物和鱼类基于个体发育的种群动力学模型等)。在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近海重要界面物质交换的关键过程(2006CB400602)”207万。 24 江文胜联系方式:0532-66782019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浅海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浅海环流、悬浮物输运、环境容量以及风暴潮预报方面的研究。在东中国海建立了悬浮物输运模式,数值模拟了东中国海悬浮物分布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使用水色遥感卫星资料,对于东中国海表层悬浮物浓度分布时空特征加以分析,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相互印证;在渤海建立了环境容量计算模型,以黄河、海河、辽河和海河等为源,利用三维模型计算了渤海COD和石油烃的环境容量,并指出了此前环境容量计算中的方法错误;另外,对于由于近年来黄河流量变化导致的莱州湾盐度变化从观测和数值模型角度进行了探讨。在研项目及经费:1.风暴潮灾害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908项目,20万; 2.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973项目,20万;3.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万25 赵进平联系方式:jpzhao@ouc.edu.cn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极地海洋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北极涛动、北极水团、北极环极边界流、北极海冰变化、北极次表层暖水、北极海冰光衰减、北极中层水增暖、北极上层海洋能量分配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在研项目及经费: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北极环极边界流的结构及其对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总经费167万元。 其他项目经费约60万元。26 张占海联系方式:zhangzhanhai@pric.gov.cn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 极地海洋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极地海洋-大气-海冰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理论研究以及耦合数值模式和模拟研究。5年来,在北极海冰变化特征、冰海洋耦合模式参数化研究、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两项省部级成果,发表论文20多篇。在研项目及经费: 入海径流对北冰洋海冰和海洋变化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2009),39万元; 南极下降风结构与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2009),25万元; 南大洋海冰监测与冰-海耦合模式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南极环境变化预测与资源潜力评估技术研究》项目第3课题(2007-2010),130万元。27 朴大雄联系方式:;0532-85901052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哈密顿动力学及应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 Daxiong Piao, Wenling Li,Boundedness of solutions for reversible system via Moser‘s twist theorem,Journal of Math. Anal. App,341, 2008, 1224-1235。 2. , , , Appl Math. Mechs, 29, 2008, 745-756 。3.Qingkai Kong,Daxiong Piao, Periodic Solutions of Impulsive Neutral Dynamic Equations on Time Scales , Proceedings of Dynamic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4. , ,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Hyperbolic Equations Northeastern J. Mathmatics , ) 491-504在研项目及经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28 陈大可联系方式: 0571-88827731招生专业: 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近岸海洋动力与生态过程,热带/副热带环流,海气相互作用,短期气候变化,深海混合与热盐环流,以及卫星遥感在海洋与气候问题中的应用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在沿岸上升流的数值模拟,营养盐的垂向混合,湍流混合参数化,锋面与内潮的机制,南极海冰年际变化,和厄尔尼诺预报等方面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主持改进与运行的拉蒙特模式是目前国际上预报厄尔尼诺最成功的模式之一,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发布短期气候预报的主要依据之一。任JGR-Oceans编委,并参与策划、实施和评审多项大型研究项目,现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海面高度科学组和海面风场科学组成员。在国内外期刊和杂志,包括《科学》、《自然》等顶级刊物,发表论文与报告90余篇,研究成果具有广泛影响。在研项目及经费: 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 科技部973项目, 3000万; 多源卫星遥感在热带海洋模拟和短期气候预测中的作用, 基金委重点项目, 175万.29郭佩芳联系方式:pfguo@ouc.edu.cn招生专业: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管理技术、海洋遥感与海洋监测技术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近年从事海洋管理科学、海洋管理技术研究,提出了海洋管理科学和海洋管理技术的概念和体系,进行了海洋环境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执法管理和海洋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从事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和物理海洋学应用研究。在研项目及经费:
海洋主题功能区划规划,研究经费20万元 海洋遥感与海洋应用项目,研究经费40万元30 王曙光联系方式:82031177招生专业: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主要研究方向: 海洋战略、海洋综合管理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倡议并组建了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能是:为国家海洋事务大政方针决策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组织开展关系国家海洋利益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和造就海洋发展研究人才。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有关海洋方面的咨询报告多份,并得到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示,有的报告转到了有关部门,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研项目及经费: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每年500万。31 黄菲 联系方式:, 0532-66781305-82招生专业:气象学主要研究方向:气候动力学及非线性海洋-大气动力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首次将相似约化、对称群等经典的李群理论应用到海洋-大气动力学中,得到非线性正压涡度方程的变系数KdV方程及其解析解,解析研究了大气罗斯贝波、环孤子和破裂孤子解、大气阻塞环流以及台风涡旋环流解等,为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开创了与非线性理论物理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新途径,成功地进行了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南海存在一季风型的区域性海气耦合系统,揭示了其与印-太暖池及季风降水的关系,发现了准双周和天气尺度变化中南海上层海洋的五个垂向模态及季风-海洋的耦合效应是其主要形成原因。在研项目及经费:(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591):50万;(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天气尺度季风与准定常地形强迫波的相互作用研究”(40775042):13万;(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的数学物理问题”(10735030):180万,本人经费50万;(4)主持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印-太暖池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中国季风降雨的影响” ,5万;(5)参加2项973项目:各30万。32吴克俭联系方式:0532-66782270;招生专业:应用海洋学,物理海洋学主要研究方向:海浪的大尺度效应与业务海洋学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1)从理论上揭示了波浪对Ekman层的能量输入并给出了波浪对全球Ekman层的能量输入估计。 (2)揭示了波浪对南极绕极流能量输入的贡献。研究了波浪输运对风生大洋环流的贡献,为波浪对大洋环流的驱动作用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3)给出了无任何观测资料情况下海洋工程波浪后报的方法,解决了海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研项目及经费: 总参预研项目一项,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300万, 本人负责经费42万; 总参“602”项目一项,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80万, 本人负责经费40万; 秘鲁圣尼古拉斯港波浪后报、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厂项目波浪后报,大连长兴岛码头工程波浪后报等项目,本人位次: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75万, 本人负责经费50万; 参加973计划两项,本人负责经费45万。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xw/22957.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