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俨然成为一种热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中,一千多人争夺300个名额,而报考者中高校教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上海某著名高校一文科学院的副院长告诉,在今年报考该学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高校教师,其中尤以青年教师为众。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为提升自身素质和学位,报考博士是很自然的事,本不该惹得社会议论纷纷。但,如果这种个体行为演化成一种群体行为,浩浩荡荡争戴博士帽,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这种现象还真值得有识之士品评一番。
考博士,诉说大学青年教师的无奈记得已故著名科学家王选曾经感叹:年轻时什么都想要,可什么都没有;老了什么都不想要了,可偏偏什么都给你。的确,以老生常谈而论,万事开头难,青年人涉世不深,立足未稳,对社会的贡献还不太大的时候,社会地位、物质条件、社会资源等各方面大都还不到位,学业、事业、、生活等亟待改善和提升,正处在所谓的“爬坡”阶段,吃点苦,受点累,遭受点磨难,承受点挫折,都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公式,并不能说是社会的怪圈。
大学青年教师也不例外,大多在这样的规律和公式中生存和成长。但大学青年教师也有其特殊的一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是“天之骄子”出身,而且肩负着和教育“天之骄子”的使命,承担着为“天之骄子”“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因而吸引着社会的目光、关注。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不是弱势群体,可是,在大学校园里,他们分明感到自己的弱势。比起身边的院士、、等“精英阶层”,他们感觉自己就像吃苦受气的“丫头”,总是处在大学的边缘。
要改变这种际遇和境况,途径不少,但最直接的“终南捷径”就有一条:考博士。
教育界有识之士认为,目前高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之所以能形成热潮,原因有二: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早在1999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05年,科研型高校具有博土学位教师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高校都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提高门槛,非博士不要,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在争取教学科研项目、审请经费、评定职称、出国进修、解决住房、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博士的光环本来就让莘莘学子心驰神往,政策的驱动更让青年教师对博士帽趋之若鹜,对走“终南捷径”坚定不移。
行为的坚决,并不能掩盖心理上的无奈。如果不是因为现实的无形压力,不是因为政策的硬性规定,许多大学青年教师即使对博士帽崇敬有加、心向往之,可能也不会毅然投身考博大军,再次为挤独木桥而奋勇打拼。这一点,从许多大学青年教师的感叹中可得到证实。许多大学青年教师面对媒体现身说法,表达的正是心中的无奈。
这是值得理解的无奈,值得宽容的无奈,值得深思的无奈。
“一刀切”,凸显大学管理与考核的僵化一项统计数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有1010人争夺300个博士名额,而报考者中高校教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上海某著名高校一文科学院的副院长告诉,在今年报考该学院博士的考生中有2/3以上是高校教师。
有教育界人士分析,高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形成热潮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早在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要求到2005年,教学科研型高校具有博土学位教师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各高校均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自身的培养,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就“非博士不要”,有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在争取教学科研资金、分房子、提工资、评职称上都有一定优势。
不过,根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有1010人争夺300个博士名额,而报考者中高校教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上海某著名高校一文科学院的副院长告诉,在今年报考该学院博士的考生中有2/3以上是高校教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C柏林格说“大学依靠梦想、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但是很遗憾,当梦想与希望渐次兑现成学历狂热和制度江湖的时候,早已使得高校教学科研中“十年磨一剑”的踏实学风成为一种不识时务的傻子。联想到“阿忆叫苦”事件和“教授买房团”事件,我们不难窥见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语境。在“年薪十万聘教授”、“年薪百万聘院长”的新闻花边背后,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在制度钳制与机会失衡前诡异而多舛,已然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考博不是坏事,基于生存发展意义上的考博也无可厚非,问题是群体性大规模地“不考博不成活”就值得我们深思——都去考博了,教学呢、科研呢、梦想与希望呢?
当青年教师带着精英梦想投入高校工作时,“体制序列”和“达标长征”无疑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如果把高校教师比作金字塔,那么此塔自上而下分别是院士、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而组成坚实塔基的正是最底层的助教和讲师——从社会学而言,井然有序的阶层流动是社会规律使然,但在功利内趋下的急速奔涌则会带来整个序列构架的失范,在这个“江湖”中,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旨归的大学精神理应优于“考博”动力——事实恰恰相反,在这种严密机械而又逼仄狭隘的序列下又生成了“项目申报、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等的制度群,这使得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都得一堆堆数字考验。不少热血青春就虚耗在无穷无尽的“达标长征”里——“不考博不成活”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论说到底:这些在资质门槛上挣扎的“学历丫鬟”,表面昭示着青年教师的生存语境、制度困境,但背后的最深处,谁说不正是寓言着高校行政色彩极浓的现有管理模式、以及高校教师身份和学术尊严在大学成长中的时代性错位呢?
制度动力是重要的,但制度设计不能为了“动力机制”而走上“超速”道路——“不考博不成活”无异于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它在调动高校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走上了“学历主义”的歧路。“不考博不成活”后悖论让人警醒——优秀青年教师的高校资源配置中要抵达评价机制中的公正平衡难道只能找到“学历出口”?这种导向本身显然悖逆了人的差异性,就如同所有的学校不可能都定位为研究型国际型一样,“博士”不可能是所有高校教师的唯一生路吧。当年在燕圆在延安讲学的那些鸿儒,有多少披着博士服、带着博士帽呢?
综观时下高校的浮躁与舆论的诟病,学术或科研的“感冒”往往伴随着考核评价体制的量化之风、滞后之势,而“不考博不成活”背后高校青年教师生存语境与悖论则让我们再次缅怀与反思走失很久的“大学精神”和真正意义上的“师道尊严”。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xw/23666.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