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博士 > 在职博士英语

管理的另一面:情感与交流

在职博士网    zzb.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育龙网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提到,高技术的机器人和高情感的质量管理圈正在同时进入我们的工厂,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人是有情感的生物,需要倾诉和被倾听。单身的人虽然有着情感与活动上的自由,但却必须面对无人分享、分忧或孤寂的问题。一个单个的个体也许的确能够独自生存下去,完成一些事情,但如果让他完全与世隔绝,恐怕会十分烦躁恐惧,甚至过不下去,鲁滨逊就是一个例子。在西方文学史上,鲁滨逊的形象众所周知,笛福的奠定了这位流浪荒岛数十年的孤独者神话英雄般的地位。小说中的故事主人公由于所乘船只遭遇风暴触礁,在海上冒险途中流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虽然鲁滨逊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岛上生存了下来,但他的内心是极度郁闷的。后来鲁滨逊从食人生番手中救下一个土著人“星期五”,对他来说不仅是获得了一个仆人,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有了一名可以相互交流、相依为命的同伴。在人称“现代政治哲学之父”的马基雅维利眼里,人天生具有自私的本能和摆脱同伴的倾向,但我觉得这顶多只讲对了一小半,事实上人更具有合群的天性,至少为了生存,人类是依靠群组生活的社会性动物。由于人类喜欢群居,自然就形成家庭、部落、村庄和城市,通过小组、团队和其它组织形式进行工作,而语言在其中则扮演了一种粘合剂的作用。“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人的思想和情感在缕缕话语中得到了释放和升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则意味着某个特殊团体日常行为的一部分,包括其拥有的习俗、技巧、态度,有关你生活的生活方式、所思所想都受养育你长大的那个团体的文化影响。好在人类又是善于应变的动物,寻找智慧以作出更明智选择是人类一个永恒的挑战,他们既可以选择不同的物理环境以更好地生存,他们也能够决定改变自己的文化以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像所有大球体育项目一样,企业也是典型的集体运动,其成败关键必须依赖众人的协作。既然是合作,那么相互之间的交流势不可少,因为当拥有不同背景的人汇合到一个企业的时候,有代沟差异是正常的,发生语言痉挛也是正常的,这些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沟通不畅。如何解决沟通问题?倾听!通过倾听来了解对方,通过倾听达到改变人们的某些思维定式。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说过:作为总理,必须要有彻底的民众性,从与大众隔绝的意识和生活中,产生不出受大众欢迎的政治和受他们欢迎的政策。企业界也应当学习这种境界。站在企业的角度,管理者应当承担理解的重任,充分理解员工的希望,切莫以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为由而忽视或抹杀其尊严和智慧。举一个简单的事实,十九世纪社会学家曾在加拿大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发现人们并不因为识字而聪明起来,或因此更能左右自己的困境。所谓识了字的人在乐事好善、自我克制犯罪冲动等方面,与不识字的人并无二致。当然就员工自身而言,也要及时对企业组织发出的各种信息语言进行“阅读”,不光要靠眼睛,五官都可以全用上,就像道家说的那样:“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不会阅读或者不会倾听,也就不能进行思考或者改变思维。当然阅读的方式绝不仅仅是言语的交谈,这个道理同医生称看X光片为读片大体差不多:X光片虽不是文字,若识得透片子上的信息,当然也可视为会读了。不过倾听也罢,沟通也罢,最终应当是使企业双方更加明白自己的作用和地位,而不是消弭利益方面的差异点,理解不等于赞同,理解的最佳结果应是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愿景,借用康德的话说就是:“树木只有在茂密的树林中,各为争取阳光而竞相生长,才能长得高大笔直,如果孤立地生长在空旷的地上,让它任意伸枝,就反而长得低矮弯曲”。换个角度说,企业双方只要能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管理就算很成功了。何谓“和而不同”?古人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这话意思和好比做羹汤,用水、火、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经柴火烧煮过的汤,各种元素已融为一体。厨工根据人的口味,适当加以调和,太淡就增加调料,太浓就加水冲淡。与“和而不同”完全相对立的局面是企业得了那种使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先生饱受折磨的ALS病:能思考,却动弹不得,心在飞扬,身体却禁锢在轮椅上。倘如此,企业就彻底完了。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zx/19591.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博士网 2003-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