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孙铮对记者说:“要培养学术前沿的创新人才和顶尖人才,现有的博士生招生制度、学制、课程设置等都已很难适应需求。学校推出的改革就是为了保证和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使学生具有更为扎实精深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全面的学术研究训练,也促使导师能尽心尽职地带好博士生。”
博士生招收之后,如何进行培养?国内学界对此有许多讨论和思考。孙铮认为,这首先是对现行导师体制提出的问题。
学生应当师法专门,还是转益多师?目前,我国博士生培养的方式普遍采取“一对多”的师徒制,学生修读学位期间只跟着一名导师。孙铮说: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是开放式的,师徒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滋生了学术界的宗派主义,学生被囿于狭小的圈子内,互相之间很难跨师门交流;博士生的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训练之上的,师徒制的结果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视野,也不利于学生对学术领域理论平台的构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严格训练。
郭琳是上海财大今年9月入学的会计专业博士生。她告诉记者,目前她没有确定导师,头两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基础课,基础知识阶段的学习结束后,会有一次考试,只有通过了考试才能进一步做研究。郭琳说,这种机制敦促着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为进入博士生做研究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几年,博士帽不易“戴”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孙铮认为,博士帽就应该不容易“戴”。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目前我国博士生培养期为3—6年,而大家通常都把培养期定在了3年,这种“快速养殖”影响到质量。
据记者了解,在3年制下,有约40%的博士生不能按时“出炉”。既然这样,为什么大家还把博士生的“出炉期”定在“3年”呢?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主任陈启杰介绍说,目前国内的博士生培养学制一般是3年,教育部在经费的拨付等方面也是按照3年的标准执行。上海财大的一些学院将博士生培养学制定为4年,学校也面临着具体的困难:比如,学生第四年的生活费、公费医疗等等怎么解决?
孙铮说:“我们会努力为学生解决
一切因为延长学制带来的问题,绝不让‘钱’影响到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据了解,上海财大实行最低4年制的专业第4年一律免交学费,学院为博士生们提供助教、助研等兼职机会,并让导师以科研经费资助博士生的研究。
统计表明,我国在读博士生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将居世界第一位。培养规模上的“大跃进”导致了两个不良后果:首先,博士生数量的激增导致博士生导师的严重不足,很多导师门生众多,难免“师而不导”;其次,招生规模扩大使一些先天不足的硕士生进入到博士生行列,影响到博士生的“含金量”。
如何疗治这两个弊端?上海财经大学的做法可谓是对症下药。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zx/20560.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