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31日有两条关于博士的新闻相映成趣。一是报道,“黑马富翁”严介和计划在上海建立太平洋商学院,因为他对当今的MBA非常瞧不上:“光是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员工,MBA学历的职员能力最差,然后是博士,尤其是一口气读完博士的更差”。
一是报道,某地的一些富豪虽然自己没多少文化,但挑女婿的眼光可不低,索性来个明码标价,硕士给十万,博士给二十万,这还不包括为女儿置办的上千万嫁妆。
严介和对某些博士似乎心存芥蒂,对其能力表示严重的不满和不屑。联系到严氏语录:“只知道学习,知识再渊博也不过是三流精英,二流的精英裂变知识,一流的精英创新知识。”可以想象,在严介和看来,博士大都眼高手低,“口中虽有千言,腹中实无一策”,充其量只是三流精英,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
而某些富翁不惜一掷万金打造“引博”工程,不仅许以千金而且许以高金,乍一看是对博士的重视和热爱,现实上,这种诱以金饵的做法恰是对博士人格的轻侮。在这些富翁看来,金钱可以买来感情,可以买来乘龙快婿,并且是有着博士学位入赘者。因此,他们招徕博士入赘,现实上仅是看中了博士的金字招牌。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严介和的员工中博士并不乏见,而前去应聘富翁之婿的博士更不鲜见。
其实,无论是严介和对博士的正面嘲讽,还是某些富翁对博士的隐形利用,都表明博士的尊严正遭受严重挑战。再联系到大量人把女博士视为“灭绝师太”,把男博士等同于穷酸书生,看来,博士——这一曾被仰慕和艳羡的群体,不再被世人奉若精英,而成了集体戏谑化的对象。而且,博士乞讨,博士杀人,博士跳楼等新闻见诸报端,也日益削弱着博士承载的光环感。这种“祛魅”是一种反拨,客观上对社会上弥漫的惟学历热有降温作用。
遗憾的是,某些政府部门决策人“咬定高学历不放松”,在近日公务员报名的资格准入上,国家某些部门显赫地标出“职位规定:博士”的字样。而某些地方政府,在引进精英上更是变本加厉,只要是博士便许以高位。在这种惟博士马首是瞻的“托市”下,读博大军自然势头凶猛,惟学历热自然越发袭人。一项调查呈现,57。4%的中小学生希望拿到博士学位,54。9%的父母希望孩子拿到博士学位。这些过半数的中小学生之所以早立宏志,不正是因为某些人在客观上推波助澜吗?
南京某热能专业博士,因为向往“简单的生活”竟然在闹市区乞讨,对此,葛剑雄认为,博士只是在专业上拥有优势,并不表明在其他地方也高人一等,更不意味着什么工作都能干好。人大教授张鸣也说:“我们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好混是有名的。”葛、张二人都是专业人士,他们的发言想必持之有故。其实,从公开、半公开乃至尚未公开的资来看,事涉博士的乱象确实让人不忍卒睹。
清华的博导陈丹青,因不满
博士生招生制度,愤然辞职,传递的信号很明显:对博士需要再认识,对博士培养机制需要再反思。遗憾的是,陈丹青的力量太单薄,远未汇成洪流,而富翁的轻视也仅局限于个人做法。更遗憾的是,某些地方政府依然热衷于“引博”,而陈丹青等人的“反抗”却日渐淡出相关官员的视野。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zx/21715.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