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学历人群的女博士,在百姓心目中到底是个啥模样?为此,在网上随机开展了调查,现择选一二,照登如下:
网友:我有个同学就是博士,本年毕业。她心态很平和,从她身上,我没感到女博士与普通女人有什么不一样。关键是,女博士不要自己觉得与旁人有啥不一样,那样的话,就会有压力,而一旦有了压力,会因为心理的失衡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我想,平常心最重要吧。
网友:我有一位大学女同学,毕业后嫌工作不理想,辞职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接着又攻读博士,是文艺美学专业。平日与她交谈,我觉得她的情绪变化很跳跃,时而莫名高兴,时而又会变得烦躁低沉。也许由于她的性格内向、敏感,因此喜欢沉浸在书中的单纯世界里,一旦接触复杂的现实社会,往往与想像产生较大分歧而不能够坦然面对吧。
网友:我不认识女博士,不知道她们啥样子。
网友:女博士?嗯,感觉多了些书生气,少了些小女人味,而且认死理,遇到不一样意见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容别人反驳。
网友:我没把女博士看成另类,但的确有些女博士非好工作不干,非好男不嫁,我觉得这样不好。
网友:印象中的女博士大都漂亮有思想,干事比较较真,充满幻想。
网友:我表姐是医学博士,专业很棒,人也很好。可就是不怎么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圆通,有时还特自尊。也难怪,她从小到大就生活在校园里,基本上没啥社交生活,男朋友也是校友。环境造就心态嘛。
网友:我有一名同学是博士生,她很开朗,说话时总是带着一份天真的笑容。生活对于她来说是很平坦的,她是父母的骄傲,并且有着一个爱她的男朋友。她学习很好,可是自理能力却不是很强,甚至整理书籍与生活用品这样简单的事情,都要男朋友来帮忙。同学们都爱开她的玩笑,说她是学习的强者,生活的弱者。
就人大女博士自杀事件,也采访了鲁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李洁老师,李老师说单纯就董博士自杀这件事来讲,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不一样的人群都会有人自杀,而且各人群自杀的比率不一样;而如果有数据统计的话,较之其他人群,也许女博士这个群体中自杀的比率还是很低的。
平时生活中,因隔女博士太远,大家似乎对女博士有种错觉,觉得女博士天生就是强人,各地方都应该比普通人强;再就是有些人对女博士的看法也有失偏颇,觉得女博士怪异,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女博士和大家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你有的压力女博士会有,你没有的压力女博士或许也会有,而且到了博士这一层面,对自己规定更高,对生活品质的规定也会更高,而且更愿意思考人生意思之类的问题,一旦理想中的东西与现实落差太大,更容易产生失败感,也更容易产生活着没啥意思的想法。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呈现,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缘故,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在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我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预防、减少自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造成自杀的缘故也有大量如社会、家庭和心理等多地方的因素。董博士的悲剧已经发生,无可挽回,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从这件悲剧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首先,女博士应该地走向社会,扩大社交面,别老是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里,要多和外界交往,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社会也应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看待女博士,把女博士‘正常化’,‘灭绝师太’的说法毫无道理可言,女博士也是人,并非刀枪不入的铁人;其次,就社会地位来讲,女博士面临的压力更大,工作的压力、科研的压力都比一般人要大,此外,还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有时候,她们也很脆弱,也需要家人、朋友的体贴与鼓励;再就是要建立一个疏通情绪的通道,到了女博士这个层面,内心有苦闷时,她们可能不好意思跟外人说,但如果社会有一个疏通情绪的通道的话,她们便可借助这一通道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不至于累积成祸;再就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面,而应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zx/21860.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