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博士 > 在职博士英语

王廷惠博士:降息措施有效性的配套政策还有哪些

在职博士网    zzb.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育龙网
王廷惠博士广东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形势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回落至9%,增速面临继续下滑风险。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重拳出击,大幅降息。此番降息主要是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提供较好的资金环境与条件,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进一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此次降息为央行1997年以来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最大降幅。央行罕见力度的政策调整,足以表明中央保增长的坚定决心与政策意向。


然而,大幅降息保增长的实际效应如何?降息措施有效性的配套政策还有哪些?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市场需求低迷成为制约投资上升的瓶颈因素


国务院十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中,九条与扩大投资相关,扩大投资已经成为保增长的主要手段。此次降息的主要目的在于配合4万亿元投资政策出台,降低政府投资的成本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恢复市场信心,通过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理论分析而言,降低利率有助于减少资金成本,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有助于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进而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事实上,银行降息能否真正刺激投资,尤其是刺激私人部门投资,还取决于其他现实因素。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实际投资行为的调整,不单由利率水平决定,主要还与市场需求及投资风险密切相关。鉴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仍未结束,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出口需求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国内市场受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拖累,需求的萎缩态势难以避免,理性企业的贷款投资需求可能降低,市场需求低迷成为制约投资上升的瓶颈因素。如此,即便利率降幅较大,由于经济下滑背景下企业破产风险加大,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更加关注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也许会提高信贷标准,放贷意愿不足甚至惜贷,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恐怕难以获取银行贷款。总之,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就降息措施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而言,央行降息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商业银行在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之间的权衡,通过商业银行调整贷款规模与贷款结构,进一步刺激非政府部门的投资热情,减息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仍然有待观察。只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真正到位,政府采购与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配合以改变市场预期的其他制度与政策调整,包括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在确保增长和扩大内需的同时,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转型,市场环境预期总体逐渐趋好,市场信心与企业信心逐步增强,才有可能刺激投资需求的全面启动,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消费需求更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价格以及其他制度与政策变量


本次减息的另外一个意图是刺激消费需求。由于存款利率降幅明显高于贷款利率,有助于引导存款转变为居民的现实消费。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乏力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制约因素。从理论上讲,降息有助于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刺激居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而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助于引致投资需求增加,进一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消费需求更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价格以及其他制度与政策变量。如果企业倒闭导致的失业问题无法缓解,政府新增投资项目的就业效应有限,居民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整体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价格回落有限,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降息幅度再大,也无法真正刺激消费需求的上升。真正有效启动消费需求的政策还是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阶层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只有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快速平稳增长。这样,通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调整再分配政策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更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的持续上升,有助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


整体而言,鉴于消费需求日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不仅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搭配与组合,还有赖于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的配套措施,更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能否为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提供合适的制度环境。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bszx/23065.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博士网 2003-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