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考试后的经验总结
考博终于在经过几个月的锤炼煎熬,在上周末走进了考场,奋战了两天后结束了。
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详细阐明自己的读博打算和自己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科研情况(硕士论文也很重要),文科博导尤其看重这一点。在与导师沟通之后明确得知愿意招收时再作精心准备。关于导师的联系方式可以和院系所的教学科研秘书联系,不要问导师的私人电话,问了也没用。能探到邮箱和办公电话就很幸运了。一般学校都为每个老师配有邮箱,办公电话一般也能在相关栏目找到。如果导师委婉地表达自己才疏学浅或别的谦虚话语以及竞争很激烈要有思想准备时,这是在暗示你他(她)已经有目标了,这时就没有必要表决心坚决要考了。当然,联系导师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搞清楚该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和主要成果,代表著作要浏览一下。这只用打开期刊网一查,就很清楚了.
复习过程中导师近三五年的代表论文一定要找来精读,专著要仔细看两三遍,当然同时招生的其他博导的代表著述,主要流派观点也要大致弄清楚.因为博士专业课一般是同一专业下的几个博导共同命题.只看报考导师的书是肯定要吃亏的.
考博前后的信息收集工作很重要,特别是目前考博竞争越来越厉害的情况下.自己报考的专业方向报考当年招不招生,导师是否已有意中人,是否有硕博连读的占名额,对外实际招生招多少,有多少人报考,实际参加的有多少,有资格进复试的有几个,自己在整个考试全体中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排名等,如果和应届生竞争,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何,如果和高校在职教师(特别是副教授以上的)竞争,自己的科研水平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可能的话).考博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很类似赌博,究竟谁能最终胜出,一点要到拟录取名单公布,甚至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才能最后决定.我有一哥们,去年报考北京一211,导师只招一人,综合排名第二,当时感觉没戏了,谁知第一名去上北大,第二名顺利顶上.还有一同学,报考的那专业很冷,参加考试时发现就他一人,尽管水平很一般,但是还是考上了.其实博导也很着急,自己的专业无人报考或是招不上学生的话,工作量完成不了,课题申请不了,经济利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当然热门专业就不存在这一问题.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很多,个别应用文科二十甚至三十比一都很正常,因此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很重要.
充分认真全面的准备是首要的,必要的.平时的积累十分重要.文科博士的功底很重要,最好文史哲打通,以一个方面为主,融会贯通.从初试的试题到复试的发问,很多东西教科书里绝对没有,没有平时长期的积累,很难回答得圆满到位.如"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意义""论诗骚传统对后代的积极影响""论汉文佛典的学术价值""论国学的现代意义"等等,尽管考博各学校命题风格很不一致,但一般不会纠缠于一些很琐碎的东西,题目本身含量很大,自己平时有多少积累,导师一看答题内容就知道了.
最后是外语,很重要,尽管也许没有考硕士时那么厉害,但多数学校还是制定一条单科线.一般而言文科高一些,55-60,也有少数学校高于此,如去年首师大,好象是61.据说是因为报考人数态度,英语上了一分,把一小批人无情地拦在了门外.也有一些学校英语线每年都一样,如北大,但院系根据实际有资格上调.经长时间和诸多考博过来人探讨,中国博士招生英语最难的是社科院,其次是北大,其他学校一般就是六级水平上下.各校题型题量差别很大,最好能想办法搞到真题,以便心里有底.另外考博专业课往年真题一般是搞不到的,就不要去想了,专心准备吧.
专业课嘛,刚才已经说了,平时准备十分重要,临时抱佛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最后说说考博的实际动机.考博前一定要花时间认真分析自己,通过两三年的硕士学习,自己是否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愿意一生为之奋斗,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做科研(财力精力水平),是否能以清苦的学问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对于大多数人文学科,博士做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很难有丰厚的经济效益,特别时文史哲。这些问题一定要想清楚,如何取舍。博士和硕士不同,要独立开拓自己的研究领域,甚至终身为之奋斗。生活的孤独和清苦一般人不能想象和理解,沉重的科研任务是博士的一个主要压力。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jingyan/17580.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