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博士 > 在职博士经验

在职博士分享:在美国读博士的风险

在职博士网    zzb.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8日    来源:育龙网

在职博士分享:在美国读博士的风险

  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的经历,让我对留学这件事颇有感触。考虑留学时,或许很多人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打算。在一眼能看穿30年的当下,给生活加点儿波澜,加点儿不确定,加点儿模糊的星光。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楚的规划。美国,去了再说!于是,去美国读书本身就被很多人错误地当成一个正当的职业来追求。

  三五年之后,书读完了,突然发现读书其实是个短命的职业。如果毕业的那天还没有另一个真正的职业在等着自己,这时的焦虑和恐慌,恐怕比准备留学考试更让人无法忍受。考试的时候,只是一张白纸,输了就输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可在美国念完了书,不管拿的是什么学科的什么学位,这张写满了英文的纸,已经有了年轮和汗水,去留之间,已经有点儿输不起了。

  那些对将来的职业稍许有过规划的中国留学生中,相信很多都扯着头发纠结过:博士要读还是不要读?我这里用经济学的理念来计算一下投入、风险和收益。

  读博士最大的投入是青春。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年能抵过去的几年,更别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内经商的同学,一年赚着10年的钱。因为保养得宜,加上春风得意,10年过去了,还像昨天那么年轻。而在美国读博士的,这几年青春都要实打实地在图书馆或实验室度过。增长的知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早生的白发。同学赚的可都是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可以用来玩漂移的宝马,或者要保姆浇花的别墅。很多人觉得不值,也有很多人为你觉得不值。

  读博士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是读不出来。读博士不像硕士。美国的硕士虽然要读两年,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两倍,却很好读出来。不过,美国几乎不把硕士看成一个正经的学位,当然MBA除外。比如,我们系的硕士不用资格考,不用开题答辩,最后的毕业答辩也不对公众公开。硕士一般被看成一个过渡学位。只有博士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哪里挺不过,就在哪里倒下。

  我们系的博士资格考要关起门来,闭卷考3天。第一天考理论,第二天考方法论,第三天考专业知识。等到第三天考完,一般人的状态就是,用鞭子抽他也无法再抽出一个单词来,因为所有能想到的他都已经写出来了。通不过的,有些是英语太糟糕,3天的卷子答下来,更是云遮雾罩,让导师无法给及格。有些人是实在容量不足、储备有限,不够3天的料。但是在做学问上栽跟斗,再惨也还在情理之中。

  读博士另外的一个风险,与学问做得如何无关,而是与文化有关。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有千万种不同,文化的陷阱小则让你处处受制,大则能直接把人送进监狱,甚至送人性命。懂文化要比懂学术难得多。学术很直白,文化则很含蓄;学术很逻辑,文化则很无厘头。博士要读出来,有时候入乡随俗比悬梁刺股更重要。

  读博士的终极风险是找不到工作。拿到美国的博士入学通知书时,很多人同时攥着美国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这份沉甸甸的奖学金除了每月可领的助教助研的薪水,还免掉了昂贵的学杂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也有三五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这个博士也还算读得风光。好不容易读出来却找不到工作,情何以堪?理科工科的博士,工业界还能消耗一些。文科的博士,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通常只能去高校。但是高校职位非常有限,加之终身制让七八十岁的老教授还活跃在教学研究一线,要等一个这样的高校职位,简直和查尔斯王子等当国王的难度相当。中国留学生读文科博士的少些,很多美国人却乐此不疲,根本不把投入收益放在眼里。

  如果读博士的收益仅仅是一个终端学位,而这个终端学位让原本或许有潜力成为款哥款姐甚至款大爷的人成了失业人员——不仅仅是在美国失业,还可能在中国失业,成为终端“海待”,那么,这个博士,是要读,还是不要读?

发布者:ws2012

来源: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jingyan/17645.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在职博士网 2003-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