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博士 > 考博 > 博士学位

育龙网推荐:有关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制度的思考

DOCTOR COURSE INFORMATION
育龙在职博士网    http://zzb.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育龙网推荐:有关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制度的思考

    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应用型学位,主要侧重于通过高水平专业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的能力。它的设立适应了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而不愿从事研究和教学的那部分人的要求。它以结合实际,发展实践能力为显著特点,以培养高层次实践应用人才为目的而区别于学术研究型博士学位。世界上一些国家通过设立专业博士学位来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值得我们借鉴。

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制度的思考

  发达国家的学位制度已有较长历史,他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是经济与科教实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研究学位制度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和我国的教育现状,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但同时又必须有前瞻性,有长远观点。既然在社会需求推动下出现了博士生培养多样化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在规范学术性博士学位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专业博士学位体系。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在考虑建立专业博士培养制度时,既要充分尊重这种“需求”又不能忽视“需求拉动不足”,做好实事求是的调研和预测,建立规模适度、专业合理、比例恰当的培养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我国专业博士培养的总的宗旨:以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博士研究生为最大特色和根本宗旨,要把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以应用型研究成果的水平及效益作为培养质量的客观评价标准,在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及招生等方面体现充分的灵活性,与实践部门以联合培养为主要方式共同培养。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边试点边改革,最重要的是决不能降低培养质量。如果不能完成培养要求,可以颁发阶段学习证明或保留学习资格以后继续攻读。在制定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时,可以重点考察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并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例如,专业博士生论文性质应属于应用性,针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选择论文题目,力求对本专业的某一传统理论、方法做一些改进或阐述。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应强调实践价值,更多地追求基础知识的应用,而不是发展这些理论本身。具体要求可以借鉴美国工程博士论文的要求,即可以提出“对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更应强调的是“实际解决”,即可实用性,“工程博士论文的主要标准是它应用工程理论和方法解决某项有意义的具体问题时的首创性”。专业博士的培养质量不能简单地用学术性博士的标准来框定,而是应该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论文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某项有实际意义的具体问题的首创性和效益,在授予专业博士学位时论文或成果的实践背景和应用水平应成为一项必要条件。

  其次,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应形成制度,有法定地位。国际上通行的学位层次主要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部分国家的学术性硕士学位为过渡学位。我国有齐全的三级学位,但硕士学位为相对独立的层次,非过渡性学位,短时期内也不会改变。因此,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学位制度调整,重点是硕士层次,即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停留在专业硕士层次,只有少数几个医科专业设置了博士层次。这种政策上的限定极大地制约了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所以,我们建议修改学位条例中关于博士学位部分的内容,把培养专业博士作为学术博士的完善和补充,提高专业学位的层次,把一些更需要高水平应用人才的领域中专业硕士学位提升到专业博士学位,例如工程、高等教育管理等;建立专业博士生的培养宗旨、授予学科、授予单位、入学资格、质量要求、成果鉴定、论文及学位授予规定等自成体系的专业博士生培养制度。

  最后,我们对于在设立专业博士学位可能引发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防范。例如,一些院校对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的区别认识不够,导致专业博士培养的实践性不够。这就要求培养院校在专业博士培养中建立区别于传统博士生培养的新制度,真正培养适合社会实践需求的高层次应用人才。再如,一些院校可能降低标准培养专业博士或者受学术腐败的影响,导致专业博士学位的贬值。这就要求有严格监管措施,保证培养质量。

  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需要改革,提出改变单一类型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开设专业博士学位的建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专业博士培养在我国还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需要解决,例如质量控制、具体学科的选择、培养过程的具体操作等。在这里,我们只是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热门专业在职博士招生介绍
 
来源:育龙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xblgdx/boshixuewei/11113.html
咨询电话:400-600-2935 官方微信
  • 邮箱:jiangyue2012@qq.com
  • 网址:www.china-b.com
  • 合作:QQ 106408482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生简章 | 网站地图
育龙网 2003-2018 沪ICP备13002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