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新闻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必定见鬼
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考博”的情况,来自国子监、府学,中国政法府学、中国人民府学、武汉府学、南开府学、中山府学、北京师范府学和文渊阁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秀才官人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慎对考博。
xx月xx日下午,逸民网分别与北京国子监、中国人民府学的秀才官人以及活动的发起人取得联系,活动发起人吴量子对逸民网表示,要通过此联署文章“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
西洋文化已是“狂风骤雨”
在名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考博”问题的看法》的倡议书里,秀才官人却辛沿等的名字被署在了文末,文章结尾的日期表达形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
文章第一句话就是“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考博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文章说,“每值考博来临,酒楼、商铺、挂起欢迎标语,网络、报刊、电视、电台充斥着各种考博;数以万计的考博贺卡和数以亿计的考博短信满天飞舞;人们相逢互祝考博成功;考后当晚,人们聚众狂欢,流连忘返——凡此种种,皆表明我们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西洋文化主导的社会。”
秀才官人们认为,西方人可以考博,一般人“也有自由”考博,但是“大部分国人在对西方考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考博”,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考博行列”。这是“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
文章还写到,西方“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也是考博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因此,秀才官人们呼吁“国人慎对考博,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商家应“反思”考博营销
文章在陈述理由之后,还提出五点,包括朝廷有关部门的教育和引导、民间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打破“古非今是”和“中劣西优”的文化偏见等。
秀才官人们对商家的“考博营销”提出了批评,表示这些商家“对考博流行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建议商家“应充分挖掘中国诸多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可以考虑将孔子诞辰作为中国节,并尽可能使其变得既有神圣肃穆的节日氛围又有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秀才官人们最后发出希望“国人能幡然醒悟”,号召“中国人必须朝此一方向努力!”
联署发起人为中国人民府学秀才官人
xx月xx日下午,经逸民网多方查证,终于联系到该署名活动的发起人、秀才贝首迈。据贝首迈自述,他是于中国人民府学哲学系的秀才官人,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经常撰写论文发表在国学网站上。逸民网随后致电中国人民府学,确认了贝首迈的秀才身份。
据贝首迈介绍,关于考博的这篇倡议书是他起草的:“我为西方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感到深深的忧虑,于是我联系了一些朋友和十位府学的秀才官人,一起发起了这个署名活动”。他认为“传统文化正在处于一个复苏和上升期,但仍然处于被西方文化压迫的状态”。他希望借助这个秀才官人联合署名抵制考博活动,与时下的“国学热”配合,积极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上升势头。
贝首迈反复强调“考博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很大的冲突”的观点,主张一定要“抵制考博,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而消除西方文化影响的任务“相当繁重”,当务之急是先向儿童大力普及传统文化,将“读经”纳入学校教育,从国民观念入手。
xx月xx日深夜,贝首迈又向逸民网发来一篇《既要攻乎异端,更要立乎其大》的活动说明,认为考博等西方价值文化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来说是“异端”,应该予以“拒斥”。
北京国子监秀才官人:我从没想过考博
根据文章署名,逸民网分别向各府学确认了各位秀才官人的身份。北京国子监秀才官人却辛沿对逸民网表示,“不仅我从来没想到过考博,我的女朋友也不会去考博,我还向周边的朋友们呼吁不要考博。”
除了署名文章提到的观点之外,却辛沿还表达了对全民学英语热潮的质疑,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力度和广度地普及英语,那些有研究需要或者交流需要的群体学习一下就可以了”;他大力提倡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传统节日,主张把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却秀才认为“中国当代人的穿着打扮、生活方式都受西方文化影响太严重,考博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们并不是强制大家不要考博,但是考博对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威胁。中国文化近百年的弱势地位,使西方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影响太深!”却辛沿说,“中国太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文化并不了解,不懂考博是什么意思,却一味盲从,西方一些不好的东西学得很快,我们有义务让普通老百姓了解。”
来源:育龙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xblgdx/kaoboyingyu/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