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博士面试官引导方向
与许许多多刚走出校园,从底层做起的职场新人不同,今年博士毕业的罗维(化名)进入职场就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招聘经理助理。然而,在面对那些久经沙场的职场“老油条”,罗维这个手握生杀大权的面试官却有些力不从心。“在大家的印象中,面试官总是甲方,但当我对面坐着的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时,往往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怀疑,甚至尖锐、单刀直入的反击,让我的心理防线大大溃退……”事实上,就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位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罗维已经经历了3次不堪回首的招聘面试,她甚至准备寻求 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本报记者 顾卓敏
单独面试遭应聘者“鄙视”
顶着文化管理硕士、行政管理博士头衔,有着留学法国经历,拿着高级口译证书……凭借着这一系列光环,今年年初完成博士论文的罗维于2月正式受聘于一家从事文化传播的法国公司。“对于外企的工作节奏我是相当适应的,再加上我英语、法语口语流利,专业知识学得透彻,手里还握着一张烫金文凭——巴黎政治学院。”谈到自己的教育背景,罗维难掩其骄傲的神情。
然而,在3月初的一场面试中,罗维长期以来倍感自豪的“学历”却成为了应聘者的攻击对象。“上海世博会期间,公司要做一个法国画家巡展项目。考虑到人手不够,准备招募一个项目经理,项目合同为期1年。”罗维告诉记者,由于只是招聘一个编外人员,因此这个小事就落在了她这个招聘经理助理身上。
“整个面试持续了20分钟,全程都是用英语交流的。对方是一个有着10多年工作经验的熟手,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是对答如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是肯定会录用他的。”罗维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在面试接近尾声时,罗维随手翻阅了对方的简历,才注意到其大部分的工作经历都是在为各家公司运作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项目。“当时出于好奇,我就问他为何不选择一家公司长期任职。结果他二郎腿一跷,直指我是个外行,根本不了解文化产业运作的模式……”
罗维又怎肯轻易败下阵来,于是两人争执起来。“记得对方最后说,我最鄙视那些从幼儿园读到博士没在社会上历练过的人,留学有什么稀奇,现在考不上大学的人都留学去了。”罗维说自己都被气得发抖了,高喊了一句:“Out!”那位面试者口中嘀咕着“太不专业”,优哉游哉地离开了。
或顶撞或漠视气哭面试官
如果说,第一次的失败在于罗维太高调,属于是技术性失误,那之后的两次面试则显现出罗维工作经验不足的硬伤。重新调整自己心情的罗维很快迎来了另一位应聘者——一个与罗维年龄相仿的小姐。
“她面试那天穿得特职业,还剪了齐耳短发,一看就是外企出来的‘淑女’造型。”在面试进行到一半时,罗维提出,公司这次招聘的项目经理经常要面对外商,老外很看中你是否会化妆,不然觉得你不尊重他。
“如果我没记错,这个项目接触的老外基本都是画家,对于色彩极其敏锐的他们,似乎更希望看到一张干干净净的脸,而不是一块调色盘。”此话一出,让妆容经过精心修饰的罗维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对方最后还不忘对罗维的妆容进行了评价——妆太浓,修饰痕迹太重,失去了职业女性的风采。
罗维忍不住拍案而起:“你说话太欺负人了,我说一句你说十句,搞清楚是谁面试谁?”不料对方随即站起身,轻飘飘地留下一句——难道我没有这份工作就没法活吗,就走了。
而最近的一次面试,更因为有人事主管“压阵”,应聘者全程都把罗维当成“隐形人”。“对于我提出的每个问题,他都会问我的主管:‘这个有必要回答吗?’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信任我。”而最令罗维当场崩溃的是,当着应聘者的面主管居然表示,对一个职业项目经理来说,这些浅显的问题可以直接跳过。这次的结果换成了罗维哭着跑出会议室。
由于接二连三受到来自“乙方”的挑战、质疑,让一直优秀的罗维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这样的自己。“我请了一个月的假,希望借助 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跨过这道坎。”罗维告诉记者。
心理咨询师
“高材生”首先要学会融入人群
就罗维这种情况,记者咨询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专家刘新民教授。刘教授表示,类似这种自命不凡却又高分低能的现象,在高学历人员特别是海归人员中比较普遍。对于他们来说,首先应通过各种方式尽力融入“正常人”的圈子。
普遍现象——高分低能
“目前类似她这样有着海归经历,顶着名校硕士、博士头衔的‘高材生’在职场上往往都会有各种各样水土不服的表现。”刘教授介绍,就其接触的个案就有好多起,“表现出来就是,与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对于工作环境不适应,频繁跳槽等等。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多年象牙塔中的生活过于顺风顺水,一旦进入职场就面临突如其来的无助,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的他们,往往不能适应。”
典型心理——自命不凡
同时,刘教授表示,这些海归高学历者普遍都是智商高、情商低,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就是——自命不凡。“这些人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可以用‘辉煌’来形容,因此进入职场之后他们往往会沿用学校里的那套,把知识作为求职升迁的敲门砖,相反却暴露出其社会历练的不足。”
刘教授告诉记者:“如果说自命不凡、自视甚高、与外界格格不入都是表象问题,而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种心态的形成是源于其多年的求学经历和家庭背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引导方向——融入人群
正因为这些人自命不凡,往往不愿与“众人”打交道。因此,要调整他们这种心态,不是简单地改变为人处事的态度就能解决,而是要让他们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圈子。“这需要他们周围的亲朋好友的协助,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可以去唱唱歌,泡泡吧,让他们暂时忘记‘阳春白雪’的生活追求,在潜移默化中调整他们的心态。”
同时,刘教授也坦言:“像这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心理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某些方式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我会告诉一些咨询者,并非你本身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而是可能目前的环境不适合你,你可以寻求其他的发展。事实上,有些人就选择了自主创业,而有些人则再次前往国外发展。”
相关资讯:
来源:育龙在职博士网本页网址:http://zzb.china-b.com/xblgdx/mianshi/9684.html